重視培養孩子調節情緒的能力,鼓勵孩子多進行自我情緒調節
重視小學階段孩子情緒調節能力的培養,充分利用教育機會。進入小學后,孩子面臨的情緒調節問題和需求增多,此時昌鍛煉孩子調節情緒能力的機遇。家長不應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例如,孩子一發脾氣,家長就答應孩子的要求,孩子就沒有機會訓練自己如何調節自己的憤怒。
用進廢退,鼓勵孩子多使用調節情緒的策略,而不是沉浸在情緒中。雖然孩子情緒調節能力受到大腦成熟程度的限制,但是孩子經常調節情緒,能刺激大腦相應腦區的快速發展。這反過來也會促進其他能力的提高。
根據孩子的特質,引導孩子學習不同的情緒調節策略
根據孩子的特質,教孩子學習不同的情緒調節策略。
對于外向的孩子,家長應耐心聽孩子有關于情緒變化的傾訴,與孩子一起討論如何直面問題,從源頭入手,解決問題,調節情緒。
對于外向的孩子,家長需要讓孩子漸漸意識到逃避、遠離等以情緒為中心的應對方式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能暫時緩解不良情緒。要慢慢引導孩子直面問題。
幫助低年級孩子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幫助高年級孩子學會直面問題
由于低年級孩子調節情緒的依賴性強,家長需要耐心,給予及時的幫助。當孩子過度陷進消極情緒中時,家長應該幫助孩子調節情緒。
對于低年級孩子,教給孩子正確發泄情緒、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例如,發泄(哭、喊)、分散注意力(吃、做運動、玩游戲)、暫時“隔離”。等孩子情緒過去后,再開始跟孩子一起商量怎么解決問題。
對于中高年級的孩子,家長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采用以問題為中心的調節情緒策略。當孩子在使用遠離、分散注意力等方法時,家長應該提醒孩子思考“什么引起了這種情緒”、“應該怎么解決這件事”,引導孩子直面問題。
策略4引導孩子關注自己的情緒,跟孩子分享調節情緒的方式
引導孩子關注自己的情緒。這磁做一方面可以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另一方面孩子在整理自己情緒的過程中,也能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
對低年級孩子,家長可以準備一些表達不同情緒的臉譜,讓孩子用選擇不同臉譜的方法表達他/她當時的情緒。
對于中高年級孩子可以用“畫心情氣象圖”(高興時畫個笑臉,不高興時畫個哭臉……)或寫日記的方式去記錄自己的喜怒哀樂。
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情緒調節方式。當學長發現易沉浸在某種情緒中時,家長可以跟孩子聊聊自己調節情緒的方式,包括做運動、吃甜食、直接解決問題等。然后,再跟孩子一起分析哪些情緒調節的方式適合他,從而幫助孩子找到合適的方式。
調節情緒的方法:
1、做心理放松操——閉上眼睛,深呼吸一口氣,再慢慢地吐氣,連續深呼吸幾次,放松心情。
2、宣泄情緒——做運動、向親友傾訴、在適當的場合大聲叫喊或痛哭。
3、轉移注意——聽自己喜歡的音樂、看自己喜歡的節目等。
知識庫
對孩子負面情緒的錯誤處理方法
當孩子處于負面情緒中,家長注意不要做出以下錯誤的處理方法:
l、禁止孩子發泄負面情緒。例如,告訴孩子“不準哭!再哭就……”
2、不要居高臨下,一味地批評孩子,責備孩子,說一些“馬后炮”的話。例如,告訴孩子“我早就說過了。你就是不聽?;钤?!”
3、指揮孩子應該怎么做,剝奪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例如,告訴孩子“你應該這樣……”“你不應該這樣……”
4、認為孩子過于“少見多怪”,不能與孩子“感同身受”。例如,告訴孩子“這種事沒什么大不了的,用不著傷心成這樣?!?br />
5、草率地安慰孩子,假裝一點都沒問題。例如,告訴孩子“放心啦,沒事的?!?br />
6、放任孩子沉浸在消極情緒,,或者放任孩子逃避問題。例如,孩子比賽失利了,讓孩子盡情發泄,玩游戲、吃東西,卻不與孩子一起討論、商量以后應該怎么做、如何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