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仔細看嗎
方斐卿
微課目標
在學習《你真的知道一片落葉的形狀嗎?》的基礎上,選擇一處平常的景物,有順序觀察事物細節,提高邊觀察邊感受邊聯想的能力。
微課路徑
一、自助思考
經過上一次的學習,現在進行現場口頭測試:
問題一
選擇身邊習以為常的一件物品或一處景物,如教室中的空調、電風扇、削筆機、鉛筆盒、教室一角……請按一定順序把你選擇的物品分解成幾個部分?
提示:
1.教師可以追問學生“為什么會這樣分解”?
目的是讓小朋友明白觀察的前提必須要有一定的順序。上節課曾學過:由大到小,由整體到局部的原則,這節課可以根據同學們描述的內容,再提出以下幾種方式:
以鉛筆刨刀為例,描述這個鉛筆刨刀的順序可以是:
整體的形狀——上面的圖案——刨刀部位——搖柄——裝鉛筆屑部位——怎樣使用……
或是
刨刀的由來——使用的方法——整個外觀——幾個主要部件……等都可以。
描述的順序不是死板的,但總是要有一個順暢的順序,讓讀者的視線很舒服地看下去,千萬不要跳來跳去,沒頭沒腦,使讀者不知你在說什么;寫前,想好需要寫幾方面的內容,寫的時候也就不會丟三落四,將重要的內容遺漏。
2.教師還可追問“為什么會選這,而不選那”?
目的是幫助學生明確內容的選擇不是隨心所欲,想到什么選什么,看到什么選什么,它是根據寫作對象的特點有所選擇的;也不是事無俱細,只要看到的都把它寫下來,而是有主次區別的。讓學生記住,我們的感官經驗是寫文章的素材,不是把它們直接記錄下來就可以的。
還以“鉛筆刨刀”為例,一個同學這樣寫:
需要削鉛筆,就將鉛筆插進煙囪上面的那個小圓孔,頂住勁輕輕地搖動手柄,一會兒就削好了。最有趣的是它的那可以開合的綠色小門,削下的鉛筆屑就是從這里倒出來的。但是這里面總是很臟,黑乎乎的,如果用手指一摸,手指也變得黑乎乎的,用紙都擦不掉,非得用水洗,而且要用肥皂,否則還洗不干凈呢……
前兩句準確地寫出了鉛筆刨刀的特點,第三句雖然寫得很清楚,但是,對讀者了解這個鉛筆刨刀似乎關系不大,尤其是前后的感情基調不一致了,一會兒說它好,一會兒又說它不好。所以第三句不寫更好!
關于素材與文章的關系,我們可以用“拼積木”來做比喻。文章的素材像積木的各個小塊,你先有一個想法,比方說,想要拼成一個無敵鐵金剛,然后便按著這個想法挑選可用的積木拼裝起來。如果只是將那些積木胡亂的堆在一起,并不能成為一個無敵鐵金剛。又如串珠子,珠子就像文章的素材,將這些珠子照構想中的樣子串起來,才能成為你理想中的項鏈、手環等成品。文章的組織也是一樣的,要把素材好好的組織起來,才能成為一篇完整的文章。
問題二
選擇其中的一個主要部分,能不能再把它分解成幾個小部分?這樣,主要的內容就會具體起來。
提示:
1.這是本次作文訓練的重點,運用剛才的方法將主要內容再一點一點地細化??梢苑謳讉€部分幾個方面幾個角度寫,也可以按時間順序寫出操作過程,或者動靜結合寫。
2.除寫觀察到的內容,還可以寫寫聯想或感受??梢砸龑W生:當你寫到一些特別的內容時,別忘記當時的感受或聯想,只要用上“寫到這里,我感到……”、“這使我想起……”、“使人聯想起……”等等,就可以把文章寫得更細更具體。比如:
需要削鉛筆,就將鉛筆插進煙囪上面的那個小圓孔,頂住勁輕輕地搖動手柄,一會兒就削好了。這使我想起用小刀削鉛筆時,既費力氣費時間又削得不好,弄不好還傷了手指。
最有趣的是它的那可以開合的綠色小門,削下的鉛筆屑就是從這里倒出來的。寫到這里,我感到這個鉛筆刨刀真的好獨特,好像越來越與眾不同,越來越可愛了!
二、學生自寫自評自改
學生完成寫作后,按以下幾點提示自己修改:
1.本文我分幾個部分來寫的?
2.主要部分我又是怎樣寫的?
3.有沒有寫出自己的感受或聯想?
4.標點符號有錯嗎?
5.有哪些字詞覺得怪怪的?可以想出其他的字詞來代替嗎?
三、學生習作
一個礦泉水瓶
四年級趙卓源
在我的右手旁,有一個普普通通的礦泉水瓶,瓶里的水不是非常滿,顯然主人開過,并喝了些。
礦泉水瓶的頭上有一個深紅色的瓶蓋。舉起來平著看,瓶蓋四周都是齒輪狀,摸上去很粗糙,擰瓶蓋時不至于打滑;從上往下看,瓶蓋上印著“農夫山泉”四個大字,邊上還有一串英文字母。擰開瓶蓋,內側竟然還有許多小小的數字,還能看見一條條羅旋的條型線,為的是能旋緊瓶身。
礦泉水瓶最醒目的莫過于當中橫幅似的商標紙了。正面看,其實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那就是千島湖了。你若仔細一想,從這么美麗的地方生產的礦泉水,難道你還不放心嗎?山水畫下方有同樣的四個大字“農夫山泉”,這四字配有陰影,也像風景。一旁有編號,也有山泉的介紹,內容十分詳細,但讓人一目了然。整體看,這“橫幅”就像藝術品,很吸引人。
瓶身是透明的塑料做成,上半部分圓圓胖胖,下半部分一段一段的,好像一位身體修長的模特。在上半部分有一排黑顏色的數字,應該是生產日期。瓶底依然寫著“農夫山泉”四個字。如果你留心看,處處能看見商標,我想,這可能也是一種廣告吧。
這普普通通的一個礦泉水瓶,竟然包含這么豐富的內容。
一個礦泉水瓶
四年級葉湘瑤
我的手邊放著一個礦泉水瓶,它是小瓶裝的,和我的一支筆的高度差不了多少。
首先印入眼簾的是礦泉水瓶的包裝紙。上面非常清晰地印著“娃哈哈”三個紅色大字,好像咧著三張大笑著的嘴,讓你有哈哈笑的感覺,似乎要給你快樂。在“娃哈哈”三個字的旁邊有一張微笑著的王力宏的頭像。有了產品的名字、代言人,當然少不了生產日期。有了這張包裝紙,這個白色的礦泉水瓶更加美麗、更加生動、更加醒目。
白色的瓶蓋,周圍有層齒樣的刻痕,這樣在擰瓶蓋時不會打滑,更有利于把瓶蓋打開。蓋子的上面也有一張笑臉,那笑容是多么燦爛,好像在說:“喝了這水,你就會更加年輕,更加快樂?!?br />
這瓶里的水只有一半了,顯然已經喝過了,在光線的照射下,瓶里的水映出了一道道白色光暈。
瓶底往里凹進去,這樣是不是可以少裝點水呢,也使瓶的樣子有了變化,真是一舉兩得。從這兒可以看出瓶子設計者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