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依然在繼續爬高,汽車的供油聲越來越明顯?,F在位于西藏自治區定日縣境內,今天的目標是去往幾百個彎道之后的珠峰大本營。幸運的話,能夠再前往更深處,趁著雪后出現的陽光,一睹遠方少女峰的模樣。
昨天還在國道318,海拔5000米的紀念碑前拍照留念,人生最容易發出的感嘆就是時間流逝得飛快,這場沖動而義無反顧的行程已經過去快一個月了。從北京出發,先后途徑西安,蘭州,銀川,青海,張掖,敦煌,格爾木,最后進入西藏。
這篇文章不是一篇游記,因為無論茶卡天空之境般的鹽湖,鳴沙山的風沙,敦煌的道士塔,去往格爾木的一路風景,昆侖山下仰望天空的一片星河,這些美好最終注入腦海,言有盡而意無窮,文字所不能描述萬一。所以無論如何也沒辦法將一切與別人完整地分享。世界上的感同身受一定是閑得沒事的哲學家給世人開的最美好的玩笑。所謂“良辰美景更與何人說?”
最終父母還是沒忍住,打電話過來下了最后通牒,要求在外瀟灑流浪的我趕緊卷鋪蓋回家。再萬千舍,但家人的囑咐還是多少得顧及的。又一次感慨道:還是大自然的風景好看、還是外面自由的空氣好聞……
“昨天遇到的誰誰誰,騎行路上被砸死了”這是一路上聽得最多的壞消息。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死亡哪一個先砸到你的臉上。我們,一直背負著所謂凌云壯志,行走在人生路上,也分不清詩和遠方或者茍且哪一個更適合自己。
成長的過程不就是承認過去的自己是個傻逼而現在的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一直覺得這一個月的旅行顯得自己很酷,但是也深知逃避夢想的自己其實就是個懦夫。詩和遠方固然重要,可是茍且是每個人必須經過的路;自由灑脫固然重要,可是血濃于水的親情更重要——遠方的我,能從心底里真切感受到那一份來自家人的愛與牽掛。
有時候你必須承認你自己很沒用。人外有人,越優秀的人越努力努力,越努力越優秀。別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總說如果我也怎么樣那么我也可以巴拉巴拉這類似的話。
突然想到在去格爾木的路上遇到的一對剛從新疆回來的八十歲的老夫妻——青春嘛,不是寫給年紀看的。
在明天或者死亡來臨的二分之一的幾率里。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努力的活著好了,詩和遠方總會有的。
好啦,追求夢想的第一步就是,好好想想中午外賣吃點啥。比如我,在吃了五包薯片以后,終于見到了珠穆朗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