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治療是以繪畫材料為媒介,通過繪畫創作和作品交流來緩解來訪者的情感沖突,促進來訪者的身心和諧以及潛能開發。
治療目的是通過自由的繪畫創作活動,讓來訪者了解自我以及自我與外界的關系,提高其改善、領悟和整合自我意識的同時,使其固有的天賦和獨特性得到有效的、有建設性的開發,促進來訪者身心健康發展。
繪畫治療通過豐富的繪畫材料直接表現來訪者的真實想法,而繪畫作品具有象征性,可以避免讓來訪者直面過去的創傷經歷而再次受到傷害,除非他們愿意與治療師分享自己的故事。大腦的左右半球功能分區是實現繪畫治療的生理基礎,為愛好繪畫治療者開辟了一條研究繪畫治療的道路,同時開啟了繪畫治療的新時代。
繪畫治療通過提取右腦控制的圖像信息,避開左腦的審查監督,外化內心真實的想法表現在繪畫作品中,從而使內心的真情實感能夠被認知。治療師結合自己的經驗來觀察兒童的繪畫表現,在取得兒童信任的前提下鼓勵他們大膽解釋作品,講述關于作品內容的故事,以此來獲取兒童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信息。繪畫治療實施的前提是了解兒童繪畫的能力和繪畫內容的來源以及作品中的復雜情感。繪畫治療師只有從整體上了解兒童的變化,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提出合理的恢復方案。
繪畫治療從兒童的心理、身體和精神三方面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使其成為一個完整意義上的健康的人。兒童的身心健康是他們學習、與人交往、管理情緒的重要條件,處于這種健康的狀態下,他們不僅自我感覺良好,而且能夠以社會認可的形式適應外部環境。繪畫治療與繪畫教育的融合是探索繪畫教育的一種實施途徑,要借鑒國內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尋找一條適合我國繪畫教育發展的道路,努力實現繪畫治療在繪畫教育中的作用,使其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預防手段,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